陈虎点兵:军事新闻切忌标题党
美国已下马的A-12“复仇者”隐身攻击机被当成了中国轰-8轰炸机
新华网专稿:军事新闻“标题党”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像此前已经热炒了一周之多的“国产隐身轰炸机”,日本媒体自娱自乐的“假想2035年中日钓鱼岛海战”,以及“日本预警机首次公开训练”等等,都是媒体一方有意炒作而为之的。
有待考证的“国产隐身轰炸机”
先以“国产隐身轰炸机”说起。一般我们看到这个新闻标题,自然是被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所吸引。“国产”、“隐身”、“轰炸机”这些标志性的词语抓人眼球,引人遐想。媒体在报道时也肯定会刻意在这些关键词上深挖。可我们看到,不管是从网络中提出的模型照片,还是国外媒体的测算评价,按照目前的共识来看,这个飞机好像并不大。按照简氏防务周刊的说法,也就是比F-15E要略大一点。
这样看来,“轰炸机”三个字就会引起人们诸多的猜疑了。这么小型的一个轰炸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轰炸机,到底是不是一个轰炸机?是轰炸机的话,是一个什么级别的轰炸机那?显然媒体挖掘的还不够深。
按照之前大家对这类飞机的界定,我觉得这架飞机充其量只能说是一架重型攻击机,或者是按照当年苏联界定的方式称为前线轰炸机。现在比较新的俄罗斯的苏-34,就是类似这个级别的轰炸机。但是我们知道,苏-34只是苏-27的改进型轰炸机。且有说法认为俄罗斯方面仅仅是为了销售出口,才给它灌了一个轰炸机的名字,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轰炸机。
按照传统思路研发轰炸机,需要解决三个屏障。一是突防,二是载弹,三是超音速。轰炸机的超音速与战斗机的超音速不同,战斗机的超音速是开加力短时间的超音速,而轰炸机的超音速要有意义的话,必须要全程超音速飞行。载弹方面,就我们之前说到的比F-15E要略大一些的轰炸机而言,机舱内是很难装载重型的空对地导弹的。这样依然要坚持携带就只能使用外挂的形式,而外挂又恰恰破坏了其隐身的特性。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隐身轰炸机的发展并不是很受关注。之前美国研制了一架B-2轰炸机,可只造了一点点就停掉了。真正在这几年的战场上广泛使用的,反倒是B-52轰炸机加巡航导弹。而俄罗斯方面虽然有一个所谓五代轰炸机的设想方案,但现在也仅仅是落在了笔头上。至于其他国家显然都兴趣索然。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却出现了一架实际上都说不上是轰炸机的隐身轰炸机,还被媒体炒的如火如荼,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我想之所以会炒作成这个样子,一是国内媒体来说,这显然属于能吸引眼球的好料,所以在这个报道过程当中,大家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标题党的手法,出现了“国产隐身轰炸机”的字样。国外的媒体当然乐得跟风,我们也无从辩驳,可实际上这正好从双方面都给了受众一个误导。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