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四川信息网 - 四川第一生活门户!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正文

选择融解离西川只有一步之遥,八年小升初教学经验之谈

时间:2017-10-26 16:30 来源:四川信息网 作者:SC001 阅读:

  应学生和家长小升初择校之需,特从升学数据、 西川的录取情况、 教学经验等三个方面,将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五年来(2013年至2017年)的课业成果和经验做如下汇报:

  一、 升学数据

  1、2017年,截止5月30日在读学生总数167人,考取西川中学54人(其中A班37人,B班17人;A/B班是基地班的分班);考取师大一中81人(其中锦江总校44人,麓山和龙泉分校37人);考取实外9人(其中实验班4人,平行班5人);考取成外4人(其中实验班2人,平行班2人)。共计148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学率达88%

  2、2016年,截止5月30日在读学生总数123人;考取西川中学37人(其中A班28人,B班9人);考取师大一中49人(其中锦江总校33人,两个分校校区16人);考取实外8人;考取成外2人。共计96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学率达78%。

  3、2015年,截止5月30日在读学生总人数76人,考取西川中学34人(其中A班27人,B班7人);考取师大一中28人(其中锦江总校22人,龙泉分校6人,本年度还没有设立麓山校区);考取实外7人;考取成外2人。共计71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学率达93%。

  4、2014年,截止5月末在读学生总数38人;考取西川中学22人(当时还未分A/B班制);考取师大一中11人(均为锦江校区);考取实外3人(当年西川和成外在同一时间大考,因此无人参加成外大考)。共计36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学率达94%

  5.2013年,截止5月末,在读学生总数33人,考取西川中学16人,考取实外8人,考取师大一中3人(此时的师大一中在五朵金花中的排位最低)。共计27人考入私立名校,名校升学率达82%。

  二.西川中学的录取情况

  1、2017年,西川中学录取分数为128分,我校的最高分是176分,最低分是97分。本年西川中学报考人数达5700多人,录取11个班,每班平均50人,共计550名学生。全市录取比例为10.4:1;我校录取比例为3:1。

  2、2016年,西川中学录取分数为122分,我校的最高分为154分,最低分为76分。本年西川中学报考人数达6300多人,录取11个班,每班平均47人,共计520名学生。全市录取比例为12:1,我校录取比例为3.3:1。

  3、2015年,西川中学录取分数为154分,我校的最高分为186分,最低分为112分。本年西川中学报考人数达5400人,录取10个班,每班平均50人,共计500名学生。全市录取比例为10.8:1,我校录取比例为2.2:1。

  4.2014年,西川中学录取分数为136分,我校的最高分为185,最低分为86分。本年西川中学报考人数达4600多人,录取10个班,每班平均45人,共计450人。全市录取比例为10.2:1;我校录取比例为1.7:1。

  5.2013年,西川中学录取分数是147分,我校的最高分是185,最低分是64分。本年西川中学考试的人数约为4000人,录取10个班,每班平均45人,共计450名学生。全市录取比你会10.2:1,我校录取比例为2:1。

  三、教学经验

  “五朵金花”之所以称其为私立名校,简而言之就是这五所学校历年的中考成绩旗鼓相当,高居榜首。它们能够成为名校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把学生相应中考高分的学能要求作为小升初选拔学生的标准。

  于是,这个学能标准也就成为了《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培训课程》的教学标准和师资要求。根据这样的标准和要求,我们用了八年的时间分析、总结和探索《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语数两科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案。前三年虽没有成绩体现,但我们夯实了课程基础。从2013年到2017年的五年中,《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可谓实效显著,成绩斐然。

  这里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我们语数两科的教学经验做几点概要性的分析和说明。

  1、语文

  小升初试卷分值构成:作文题60分,文化分析题10分,阅读理解题10分,词句基础题20分,共计100分。

  在我们的教学体系和方案中,学生怎样才能获得最有效的语文自我升级能力,从而达到小升初名校的分数要求呢?就教学而言,我们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方案就是两个字--热爱!

  老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老师,这是我们必须提倡的学习氛围,但是要解决学生的具体学习问题,还得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在词句基础板块,知识积累是关键,背诵是途径。但一说到背诵,就是令学生不快的工作;如果搞成了死记硬背,那更将令学生痛苦难当。但不背诵又无法解决学习的问题,怎么办?第一步,在教学上先解决好应试得分率最高的背诵范围。对这个“范围”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应试经验,已有了八九不离十的把握。第二步,就是要把这个范围里的东西化为趣味盎然,生动可爱的师生课堂。这一步至关重要,决定着学生是否热爱背诵,决定着相应的教学成果。对此,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热爱背诵,已成为学生的习惯!

  在阅读理解和文化分析板块,我们建立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这一学习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文章分校能力,同时激发出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对此教学板块,我们融解教育语文教研组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方法。

  在作文板块,让每个学生都热爱写作,这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口号,更是我们的教学实践。六年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前期,爱美之心已在心中萌动,把他们对美的向往化成文字并不是一件难事。文章的谋篇布局、文段的承前启后、文篇的文眼提炼等写作套路和写作技巧是我们老师的看家本领,当然也是高分作文的格局要求。

  2、数学

  小升初试卷分值构成:基础填空题20分,计算题40分,综合运算题40分(其中只有20分奥数题)。

  对数学而言,我们首先要区分清小升初数学试题与奥数杯赛试题的差异。区别主要有三方面:

  ①考试目标的差异:奥数的目标在于夺杯,试题命题原则是以区分学生的奥数解题能力为准则,这与初中中考数学学习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当然若能夺得一等奖或80分以上二等奖,也就解决了择校的问题,但这样的学生历年为数不过千人。小升初数学的测试目标直接关系到学生初中数学学习能力,突出表现为数学的各类型计算能力。所以,有所谓“得小升初数学计算者得高分”的说法。虽然近几年小升初数学试题中包含了奥数试题,但分值不大,仅限于20分以内,且难度也不大,一般就是华三的水平,这一格局不会改变。

  ②能力要求的差异:奥数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数学问题分析和数学建模方面。所以在解决奥数问题时,重点在于问题难度的化解能力,并不要求十分复杂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当然能同时具备高超计算能力和对复杂问题成功数学建模能力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为数不是太多,这里有个天分的问题。然而,小升初数学试题更看重的是数学全方位的基础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算速度、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全过程中。解题速度(对各类题型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是取胜的关键,因为这也是今后初中数学学习所必备的基础能力。

  ③试题结构的差异:奥数一直采用12题制,题目从简到难,拿下一题是一题,得分就看你能解出多少题。小升初试卷的分值构成已在前面说过了,对学生有难度的题是最后的奥数题。但分值不大,顶多20分。前面的是基础题、计算题和综合运用题,看上去都不会太难,是否都能下手,但要在极短的应试时间内不失分(注意是不失分!),却又是十分困难,没有系统和体系化的训练很难获得高分。这也是我们现行中高考的数学命题模式。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差异,在我们这五年《融解教育小升初基地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也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认识上的问题:有部分家长和学生由于对奥数和小升初数学在认识上存在等同的概念,只对奥数难题情有独钟,忽略和淡化了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定时性的长期训练,尤其是计算能力的强化和巩固。这种学生某种程度上虽然能解出奥数难题,但在最后的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却无法突破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这两道关口。

  (2)名师情结的问题:由于奥数和小升初数学的差异化,导致了奥数课堂与小升初数学课堂的差异化。奥数课堂在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方面是其教学重点,因此师生课堂互动频率较高。教师个人的课堂能力决定着教学成效,由此也产生了所谓的名师光环。而小升初的数学教学课堂相对比较刻板,课堂中题型充分、快速训练、反复训练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限制了教师个人的发挥空间,有时以至于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了误解,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中对于重复性的训练有排斥心理和抵触行为,在考试中表现为能解出一定难度的奥数题,但做不好小升初数学的基础题。这里,我诚恳对学生和家长说这句话:所谓“奥数名师”未必能教好小升初数学,历年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点。

  ③学习习惯的问题:由于小升初数学强调运算速度和计算过程(当然,这不是说数学思维和数学建模就不重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作业中,对错题的再学习就摆在了学习过程中最突出的位置。这就要求学生要严格按照老师的教学标准来做例题和处理错题,并按规定的草稿格式来演算,而且还有明确的书写和时间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来做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考验着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经受住了考验,学习成绩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没有经受住考验,学习成绩自然是此起彼伏,难于稳定,难于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并预祝2018年小升初的孩子们再创佳绩,每位学生都能达成目标!

(责任编辑:SC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